南印度的米納克希安曼神廟是印度教一大聖地
作者:鷹潭市 来源:豐台區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5-11-02 18:31:43 评论数:

逾千座彩色石雕像覆蓋的米納克希安曼神廟是印度少數供奉女性神祇的宗教紀念性建築之一。 PHOTOGRAPH BY PORAS CHAUDHARY, THE NEW YORK TIMES/REDUX

栩栩如生的動物、神佛、妖魔雕像,每12年重新上漆修繕一次。 PHOTOGRAPH BY DBIMAGES/ALAMY STOCK PHOTO

神廟天花板與立柱均裝飾有畫工精致的圖紋。 PHOTOGRAPH BY 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Karina Sharma 編譯:胡家璿):南印度的米納克希安曼神廟是印度教一大聖地。古城馬杜賴(Madurai)中心坐落著一座知名神廟,構成印度最大的寺廟建築群之一,從6公尺高的圍牆向外窺望,如燈塔般指引著15,000名信徒每天來到坦米爾納杜邦進行朝聖之旅。
這座神廟供奉印度教帕爾瓦蒂轉世的米納克希女神,是印度少數膜拜女性神祇的宗教紀念性建築。相傳米納克希擁有一對狀如魚眼般的完美雙眼,象征生殖力與愛情。
為慶祝她與愛人—印度教濕婆神—的神聖結合,每天傍晚在建築群中央與神廟同名的聖殿上,人們會排成莊嚴的行進隊伍將濕婆神抬至米納克希女神的銀色寢殿,晨拜時再將他送回自己的居所。
米納克希安曼神廟為達羅毗荼建築,以高聳的廟塔( gopurams)著稱,周圍環列著雕飾華美的立柱,最獨特的當屬四座分別麵朝四方作為主要出入口的大塔門。總共14座宏偉廟塔中,最高的達51公尺,牆邊整齊排列著數千座栩栩如生的彩色石雕,動物、神佛、妖魔等形態各異其趣,每12年重新油漆修繕一次。廟裏的千柱廳亦是神廟博物館,每根柱子上都布滿精致細膩的雕飾,別具特色。
這座寺廟為坦米爾印度教徒於公元600年所建,14世紀時遭穆斯林統治者摧毀,直到250年後的16世紀才重建成如今看到的壯觀模樣。傳說曾有一塊橫跨印度洋的失落大陸—古默裏坎達,現已沉沒在海底。根據古老坦米爾文件記載,這座廟便是古默裏坎達大陸的幸存者建造的。
許多人認為,米納克希安曼神廟之於南印度的地位就如同泰姬瑪哈陵之於北印度一般,絡繹不絕的朝聖者來此獨自冥想,或參加廟裏婆羅門祭司主持的禱告,或沐浴在金黃色蓮花盛開的池水中,信徒們相信浸泡過金蓮池水便能獲得好運。
